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多位专家认为,2021年中国的GDP增速有望达到8%,继续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1
这一年,中国经济在内外危机中稳步向前。尽管下半年面临暴雨与点状疫情的多方侵扰,但从全年来看,中国经济仍然亮眼。
在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田国强看来,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预计2021年GDP增速8.0%,远远高于年初6%以上的目标。
这与中国社科院和世界银行的预测不谋而合。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强劲反弹,尽管在下半年有所降温,但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8.0%,2022年将增长5.1%;社科院也预测,2021年中国的GDP将在8%左右。
“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于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的成效。这些成绩为整个‘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报告显示。
按照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预计,今年我国GDP有望达到110万亿元,人均GDP约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
一个亮点是,2021年,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数据显示,在新技术的带动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电子信息制造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商品消费逐步从低端迈向中高端。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未来,宏观政策将适当靠前发力,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多指标向好
8%的增长预测并不是空穴来风。
从先行数据来看,12月制造业PMI环比上升0.2至50.3%,连续第二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显示制造业企稳态势进一步稳固。
一个亮点是,受益于制造业较强的韧性,2021年我国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有所提升,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更为突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增长势头也较为亮眼。
对制造业来说,2021年一大痛点在于上游原材料价格高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PPI同比上涨10.3%,环比下降1.2%。2021年全年,PPI同比上涨8.1%。
尽管仍处高位,但从环比看,PPI涨幅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4%,涨幅回落3.6个百分点。
“2021年12月份,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
在田国强看来,2022年,受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能源供给约束逐渐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调整等因素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动力趋弱,预计PPI涨幅将高位回落,全年呈前高后低走势。
CPI方面,随着供应增多,菜价如期回落,12月农业部重点监测28种蔬菜价格环比下跌9.1%,同比从11月的30.6%放缓到10.9%;肉价方面,12月供应回升、节前抛栏,生猪价格已较11月底回落9%,全月同比涨幅略有收窄。
从全年来看,CPI前低后稳,比上年上涨0.9%,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物价调控目标顺利完成。
行业内人士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通胀整体保持温和水平,对货币政策掣肘有限。未来,宏观政策将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保障经济
经济趋势向好,离不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重要工具的调节。
近年来,围绕国家宏观调控总体目标,以减税降费为代表的财政调控不断落地。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6万亿元,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降至15.2%。2021年,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对稳定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和民生、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为了应对疫情冲击,从2020年开始,中央财政新设立了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新增财政赤字和抗疫特别国债1.7万亿元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从2021年起建立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资金范围扩大到了2.8万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央民生补助资金全覆盖。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对此表示,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有机结合,合理确定财政政策的力度和结构,统筹把握好财政政策的时度效,不断增强财政在稳定宏观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定位上,还需要保持相对宽松的基调,使积极的财政政策真正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真正稳健。”田国强表示。
他建议,出台面向基本民生的收入补贴措施和减税降费政策,提振消费需求,同时,延续中小微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和加大就业稳岗补贴,扭转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增强经济发展韧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不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是孤立而行。
据了解,近年来,相关部门不断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联动。在总量调节方面,共同推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结构调节方面,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按照计划,未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严守财政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隐性债务,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推动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2
国家统计局将于今日(17日)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经济数据,2021年中国经济将会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多位专家认为,2021年中国的GDP增速有望达到8%,继续在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预计2022年经济增速5.5%左右,“稳增长”政策将靠前发力,预计今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会集中落地。
2021年经济增速有望达到8% “三驾马车”延续稳中向好趋势
中国社科院2022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21年我国GDP实际增速预计达到8%左右,超过2021政府工作报告制定“6%”预期目标,经济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11月国民经济运行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的预计,全年增长有望达到8%左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国网财经表示,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预计较三季度有所回落,大致增长4.3%左右,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8%。
“预计第四季度GDP增长率在4%左右,全年经济增速高于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告诉中国网财经,由于“三重压力”在第四季度仍然存在,加之上一年高基数影响,预计2021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相较第三季度会有所下滑。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全年走势将如何?
交行金研12月宏观报告指出,12月商品零售指数小幅上升至3070点左右,互联网零售指数上涨到近6000点,汽车、食品、电子产品零售指数上升。预计2021年12月消费同比增速在4%左右,全年消费增长13%左右。
浙商李超宏观团队认为预计2021年1-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6%,较前值回落0.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将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从12月当月同比增速看,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3.8%、0%和11.8%。展望2022年,“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将陆续开工,“两新一重”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均指向固定资产投资企稳的概率较大,2022年有望实现7.8%左右的增速。
进出口方面,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在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度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全年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
预计2022全年GDP增速5.5%左右 “稳增长”政策将靠前发力
根据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分析报告,2022年我国经济将稳健增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5.5%左右,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
温彬表示,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有望达到5.5%左右。随着去年经济增长基数的回落,以及稳增长政策的靠前发力,经济增长有望呈现按季回升的态势。
张立群预计,2022年经济开局平稳,经济逐步回升,增速逐步提高,全年经济增速不低于6%。
展望2022年一季度经济,张立群表示第一季度数据不会很高,一是2021年同期高基数影响。二是2021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尽管稳增长政策效果会进一步显现,但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会太高。
温彬则认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政策就开始发力,加大对稳增长的支持力度。今年伊始,各地区(部门)各方面的稳增长政策也开始陆续出台实施,有助于提振一季度经济增速。
“稳字当头”是2022年经济主基调,具体来看,“稳增长”政策会如何发力?
张立群表示,今年“稳增长”政策主要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供给方面,确保供应链和产业链畅通。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围绕产能释放,可能会有更多的保障措施,包括煤炭产能、钢铁产能等。另一方面要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要通过更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推动投资,特别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加快增长。
温彬预计,今年“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稳增长”政策将靠前发力,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会集中落地,早推出,早实施,早见效。“稳增长”政策将跨周期和逆周期有机结合,通过跨周期政策平衡好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工作,努力保持经济增长和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温彬指出,2022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上升。一方面,去年外需对经济增长形成了较高的贡献,今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国际产业链修复等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1.46万亿元已经提前下达,今年1月信贷有望加快投放,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开展等,将促进投资发挥关键性作用;疫情形势将整体好转,消费有望稳步恢复,将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回升。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3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21年总体符合预期,全年经济增长能达到8%以上,在全球表现非常出色。”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此前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应对外部疫情冲击,特别是全球供应链受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加等挑战时,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得到充分体现。
2021年GDP增速为8%左右,是很多经济学家和机构的共识。
增长8%左右
在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看来,2021年中国的GDP增速预计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较好地完成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2021年中国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整体仍在复苏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这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的预测不谋而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认为,尽管2021年三季度以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中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望达到8%左右,在全球遥遥领先。
世界银行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经济在上半年强劲反弹,尽管在下半年有所降温,但实际GDP增长率将达到8.0%,2022年将增长5.1%。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同样认为,只要政府措施比较得当,精准施策和综合施策,2021年四季度经济表现将好于三季度,有望实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的2021年中国的GDP增长8%。
GDP连续两年超100万亿元
虽然2021年经济数据还未正式公布,但官方已透露经济总量预计超过百万亿元。
1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第26届(2022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2021年中国的GDP将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将连续第三年超过1万美元。
此外,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7%。
2021年,中国经济不仅实现量的合理增长,而且实现质的稳步提升。
1—11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全年预算96.8%。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21万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全年约4万亿美元。
还有一大亮点值得注意,就是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外贸外资逆势增长。
1月14日,海关总署介绍2021年外贸进出口情况时透露,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2021年,以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规模达到6.05万亿美元,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关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正如中国社科院在发布的2022年《经济蓝皮书》中写道:“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上表现出较好的复苏态势,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于前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的成效。这些成绩为整个‘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