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练字技巧入门基础,行楷书体从书写方法上看,承楷书风格而简约,从学生长期养成的书写习惯上看,行楷书体是学生最易接受和掌握的,下面分享行楷练字技巧入门基础。
行楷练字技巧入门基础1
一:连笔符号“水”
口诀:竖钩先行,左2右3。
由竖钩、数字2、3组成。
主要用于带有“水”字部分的连写。
比如“泉”的下部分,永的下部分等。
二:连笔符号“王”
口诀:横竖连写,两横牵丝。
由数字7+2组成。用于带有“王”字的连写。
在底部时支撑上部,末横长;
在左部时让空间给右部,“王”变窄。
比如“球”的左边部分,“望”的下半部分。
三:连笔符号“木”
口诀:木在左,以提代点。
由十+V组成,通常出现在字的左部。
出提意连下一笔,形态左放右收,以让右部。
比如“杆”“杯”的左边部分。
1、行楷练习的时候可以多临摹书法家的作品,行楷的笔画有很多,练习的时候先从简单的笔画开始练习,简单的笔画练习好之后,再学一些结构比较难的`字,更多的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2、多练习笔画的字体结构对行楷的学习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字体,比如横折弯钩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时候转折什么时候连笔,行楷的用笔特点相对楷书更加的自由活泼,在生活中用到的也比较多,行楷的字体比较漂亮,学习的时候相对楷书较难一些,笔画的结构变化要复杂。
3、行楷在练习的时候先练习笔画再练习部首,笔画练习的时候着重学习横撇弯钩的变化,注意横撇弯钩在整个字体中所占的结构,练习好之后再练习部首,汉字中的部首非常多,练习的时候重点练习比较复杂的部首,注意部首在字体结构中所占的具体的位置。
4、笔画和部首都熟练之后,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练习字体的整体结构,行楷在写的时候字体的结构搭配是很重要的,结构有很多种,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哪边大哪边小在写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5、最后就是将写好的字排列在一起,写的字章法要整洁有规律,每一行都要写的美观整齐。先学习笔画,在学习部首,最后学习字体的结构和章法排列,学习行楷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6、书法的学习过程就是先学习比较简单的,再学习难的,学习的时候可以多参考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从作品里面吸取经验,将作品的风格和自己的书法风格相结合,最后形成自己的书法特点。
23个笔画讲解+范字
先学楷书,再行楷、行书。这是硬笔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有不少人直接学习行楷,那是因为他的楷书基础本就不错。
常常有人练习楷书一定时间会觉得没有进步,或者想学行书的时候觉得写楷书习惯了,改不过来,就是行书的入门难。
其实凡是要改变一个固有的习惯,再建立其他习惯的时候,都是困难的。不过还好,书写的相通性较强,只有有人稍加指点,勤加思考,学习行书的速度会很快。
以下材料的练习建议:
行楷写一半也可以,每天掌握一个行楷笔画的写法,应用到不同的字,先把这个笔画写清楚明白了,至于字里面包含的其他笔画,先作楷书写法。
接着掌握一个行楷部首的写法,字的其他部件依然可以楷写,每次学习的量不在于多,而是将其熟练应用。
还要多加观察,多看看字帖,别人是如何书写的,结合自己楷书基础,和汉字结构的规律。前期学习速度可能较慢,后面必然孰能生巧,融会贯通。
万事开头难,希望大家都能写一手好字。
行楷练字技巧入门基础2
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首先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
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
“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
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
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
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