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品格主要有:自律、尊重、认真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包括什么1
1、律
即我控制能,处理的是与我的关系。
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良(良知)。在个我成长过程中,在学习、作、活中,个如何配的为,约束不放纵,学习不断提升我认知,作上不断进步,活中有我界限和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律。对我有约束,有要求,有道德,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严守底线,就是律。
如果个能够处理好与我的这种关系,那么我们看到的些新闻中所描述的悲剧也就不会发了。因此,律对于每个来说很重要。
既然律对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对学施加影响,让他们具备这样的品格呢?书中第三部分教学基本策略对此有详细阐述,在此我不再赘述。
2、尊重(公德)
即尊敬他,重视别。推及,所不欲勿施于。处理的是与他的关系,是与之间的互动。我认为,也指交际能,在《学英语教学指南》中也有提及要增强学的交际能。尊重他,意味着为他着想,有集体观念,不损害他利益等等。
3、认真(责任)
律与尊重是做的态度,认真就体现了做事的态度。
现在提倡的“匠精神”就是强调了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从学度讲,就是对待学习要认真。认真学习体现在平的中,体现在作业完成中,体现在回答问题中,体现在课堂互动中。如果做每件事都秉持着认真态度,积累就会形成良好的为习惯,进改变个的思维式。
这三种品格是形成其他良好品格的架,也是做的向和内涵。
品格的形成和发展属于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看不见也摸不着地东西。正是这股看不见的量才会推动着个不断向前发展,形成我成长的`内
驱。与之相反的是,现实活中,我们过分注重的,是看得到的分数、能、才华,忽略了品格,这个看不到的核素养。因此,现在国家所
提倡的“德树”、“思政课程”正是从培养美好品德的层出发,引导学正视我,从善如流,不断开拓进取。
从学度出发,这三种必备品格可以引领他们认识我,认识他,认识世界,在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对话中理解我,形成稳定的世界观、
观和价值观,最终提了思辨能,培养了精神,这与《指南》中所倡导的教学定位(以为本,弘扬的价值)是致的。
关键能和必备品格两者之间,既彼此独,互为撑,相互促进,形成个写的,引领个从不完美向追求完美
核心素养包括三方面、六素养,其中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其中必备品格主要指正面人格,如公义、慈爱、无私、善良等,而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核心素养同学科课程教学关系
一方面,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的学科教学之筏,才能顺利抵达核心素养的彼岸。
核心素养还是学科壁垒的“溶化剂”。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各学科教学将实现统筹统整。比如“语言素养”,它并非专属语文一家,体育课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势和眼神,一个快球、快攻就发动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有效交流的非文字信号能力也是“语言素养”。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包括什么2
必备品格
品格即人性,人不仅有七情六欲,人还有自由的灵魂、独立的意志、高远的理想、永恒的信仰;品格即精神,人只有超越自己、超越物质、超越现实,才能谈得上品味和格调;品格即行为,行为是品格的外显,行为只有成为一种习惯,达到了无须提醒的自觉,也才算是形成了品格。
余教授说,表现在人与社会关系上的自律、表现在人与他人关系上的尊重、表现在人与事情关系上的认真,是人必备的三种核心品格。
有了自律就遏制了恶的源头,有了尊重就有了善的开端,有了认真就有了进步的动力。这些必备品格,从根本上保证了人性的方向和内涵。
关键能力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所谓的能力是“剩下来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和“可再生的东西”。学生的阅读能力(输入)、思考能力(加工)和表达能力(输出)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石。
阅读、思考、表达能力是最基础的学习能力,基础打得牢固、扎实,其它能力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
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恰似“人”的一撇一捺,支撑着人的发展,品格和能力可以独立存在和使用,而在实践中,却总是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两者的和谐性性才促使人有整体性发展,进而形成完整的人格。
立德树人要树完整的人、身心健康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恰似“人”的一撇一捺,支撑着人的发展。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儒家文化中,人格的完善需要两个重要的向度,一是智,二是仁。
孔子把智与仁相提并论,其意十分清楚。我们可以对孔子的论述作出这样的阐释:智,指的是能力,因为智慧总得有落脚的地方,这落脚的地方是能力;
仁,指的.是道德品格,主要是仁爱之心。这样的并论,其实也是一个结构,二者相互映照、相互关怀、相互支撑,达到立德树人的“树人”要求。核心素养可以有不同的维度、层次和表现,但都必然会聚焦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上。
知行合一反应的是学思结合,尤其是思维。杜威对学习的重要判断是:“学习就是要学会思维。”紧接着他又说,在所有的教育事项中,“至少要有一种有意识的目的,亦即要有一个思想的因素。否则,实际的活动是机械的、因循守旧的,道德也要流为轻率的和独断的,美的欣赏就会成为感情的冲动”。
学会思维、培养思维品质是核心素养的应有内涵。学与思的结合、知与行的结合,用思维来伴随和穿行,在道德实践中,提升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