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核心素养是什么

时间:2024-09-24 02:14:16
能力与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能力与核心素养是什么1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综合能力是指对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综合考察、整理分析、取舍重组和科学抽象能力。

能否具备高度的综合能力,是衡量是否通才及其社会效值大小的标准之一。 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是:

1、要有执着的教育情怀。

2、要具有扎实强硬的专业素养。

3、要具有娴熟的教育艺术。

4、要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素养。

八大能力是:理想力,创新力,学习力,思想力,精进力,表达力、发展力以及艺术力。

  

新课标的特点:

第一,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据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

第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

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内容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过时的知识。

  能力与核心素养是什么2

素养渗透于人的整个心灵,涵盖了人的全部精神世界。它的形成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素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核心素养,它是学校教育的聚焦点和着力点。

一是基础性。核心素养是其他素养发展的基础,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知道,基础教育就像地基,只有地基坚固,才能支撑起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

“基础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基础性’,它是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相联系的,它的特征就像是生命科学试验的‘培养基’,其作用在于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

唯有坚守‘基础性’,我们的教育才不至于偏离轨道,走向或唯智,或唯才,或唯考...。

二是生长性。核心素养会生长出其他素养,就像受精卵一样,不断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说受精卵是生命的源头,核心素养则是一个人精神的源头,是其他素养的种子,为人的素养的全面形成提供持续的动力。

就像一个人一旦形成了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思维方式,就容易形成其他优秀的道德品质;相反,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就不可能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

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三是共同性。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不只归属于特定的人群,而是人之为人的“最大公约数”,是合格公民、优秀公民的共同基因。

是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它也是人生发展、人生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是所有人终身发展的共同的必备要素。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所以必须具备共同的`素养,这强调的是人的公共性。

核心素养是一种普适性素养,它不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而且适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学科。

四是关键性。关键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些素养本身是关键的,核心即关键,关键性是核心素养最显著的特性。关键即少到不能再少了,这是从量的角度来讲的;从质的角度讲,关键即精,即精华所在。

它要求我们从基础性、生长性、共同性的素养中进一步筛选,最后提炼出精华。二是说这些素养形成的时间是关键的,即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这些素养的关键时间,错过了这个时间,这些素养就很难形成了。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为什么是品格和能力?这是因为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是幸福人生的基石;关键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是成功人生的基石。核心素养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景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

《能力与核心素养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