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

时间:2024-09-29 00:11:16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

必备品格主要有:自律、尊重、认真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1

一是基础性。

核心素养是其他素养发展的基础,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知道,基础教育就像地基,只有地基坚固,才能支撑起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

“基础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基础性’,它是与处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特点相联系的,它的特征就像是生命科学试验的‘培养基’,其作用在于为学生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基础。唯有坚守‘基础性’,我们的教育才不至于偏离轨道,走向或唯智,或唯才,或唯考...。

  

二是生长性。

核心素养会生长出其他素养,就像受精卵一样,不断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一个鲜活的生命。如果说受精卵是生命的源头,核心素养则是一个人精神的源头,是其他素养的种子,为人的素养的全面形成提供持续的动力。就像一个人一旦形成了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思维方式,就容易形成其他优秀的道德品质;

相反,若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就不可能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三是共同性。

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它不只归属于特定的'人群,而是人之为人的“最大公约数”,是合格公民、优秀公民的共同基因,是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它也是人生发展、人生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是所有人终身发展的共同的必备要素。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共同生活、共同发展,所以必须具备共同的素养,这强调的是人的公共性。核心素养是一种普适性素养,它不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而且适用于一切情境、一切学科。

四是关键性。

关键性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这些素养本身是关键的,核心即关键,关键性是核心素养最显著的特性。关键即少到不能再少了,这是从量的角度来讲的;

从质的角度讲,关键即精,即精华所在。它要求我们从基础性、生长性、共同性的素养中进一步筛选,最后提炼出精华。二是说这些素养形成的时间是关键的,即基础教育阶段是形成这些素养的关键时间,错过了这个时间,这些素养就很难形成了。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2

第一,整体建构核心素养。

如果说育人导向是新课标的价值准则,那么,每一门课程核心素养的整体构设则是课程价值标准的具体化,也为课程目标的具体设计和课程实施提供了依据。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该具有的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新课标所建构的核心素养,本质上是学生在不同的课程领域中需要达成的素养表现。

不同课程的核心素养既具有共性和一致性,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突出学生的品德修养、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培育,以及重视实践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不同课程领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反映不同课程领域科学发展和知识增长的独特规律。义务教育各课程的核心素养维度见下表。

  

第二,强调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新课标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依据,遵循人类科学知识增长的基本规律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突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注重课程内容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以及学习活动的'关联,使学生获得结构化的知识,促进学科知识向课程核心素养转化。

一方面,强调知识的真实情景和复杂情境,引导学生在大单元学习、大概念学习、任务群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建立知识结构,发展课程核心素养;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强调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综合性和整体性。零散的知识学习构不成核心素养,碎片化的分解式知识学习也难以形成能力。

如何聚焦核心素养,结合具体学习单元和任务群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超越单一知识点的教学,进行学习内容的综合组织,将是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的一大挑战。

第三,研制了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

新课标以各门课程的核心素养为线索,把义务教育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四个学段,研制并细化了课程的学业质量标准,并注重学段衔接。学业质量标准是课程实施应达成的学生在核心素养各维度上具体的素养表现,以及各学习任务群学生应该完成的学习经历及具体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既是一种结果标准,也是一种过程标准。既是量化标准,也是质性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不是单一的课程内容标准,而是融价值标准、内容标准、学习过程标准与学习结果于一体的素养表现标准,同时也是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质量评价的基本标准。学业质量标准的确立,体现了新课标在课程价值观、课程目标设计的转向。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课程目标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及其具体质量标准的确立,反映了从“教材”,到“学科”,再到“人的发展”的课程观念的根本转向。

第四,强化综合学习和学科实践。

建构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进一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是新课标的着力点之一。关于学习方式的设计,新修订的各科课程标准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实践”。遵循知行合一的教育规律,新课标强调通过引导学生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开展多样化的学科实践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的“实践”是指基于跨学科学习、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学科实践。跨学科学习、真实情境、问题解决、与社会实际和学生活动的关联,是学科实践的基本特征。

学科实践的基本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在做中学与在学中做、在悟中学与在学中悟,让学生在探究、设计、制作、考察、服务、劳动、实验、辩论、观摩、鉴赏、创作等真实的学科实践学习中,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切实增长本领。

《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